home 首頁 navigate_next 學術活動 navigate_next 尖端講座系列 navigate_next 【尖端講座系列】第二十二場 From Global Warming into a New Ice Age? Climate, Adaptation and Examples from the Past
2021/06/15

【尖端講座系列】第二十二場 From Global Warming into a New Ice Age? Climate, Adaptation and Examples from the Past

 Oosterbeek 教授在此研究中的目標是為了凸顯在全球暖化脈絡下的氣候與環境變遷議題當中,人文學科領域所能扮演的角色。Oosterbeek 教授首先釐清相關領域論述中對於氣候、環境、適應等諸多概念的正確理解。接著,綜觀人類歷史演進歷程中,在不同時期與氣候條件互動所呈現的趨勢。最後,將焦點拉回近現代「大加速」(The Great Acceleration)的脈絡,並指出在全球面對氣候環境議題之際,人文學科領域能如何協調各領域的矛盾並全面革新。

演講一開始,Oosterbeek 教授便分析了現今全球暖化相關論述當中最耳熟能詳的兩個概念:「氣候」(Climate)與「環境」(Environment)。在國際政策與條約的相關討論與文書當中,「環境」一般與局部、在地的人類活動與網絡系統相關,「氣候」則是與跨國企業與機構在經濟與技術向度上所帶來的影響較為相關。他也觀察到,1972 年聯合國《人類環境宣言》(Declaration of Stockholm)以降,乃至 2015 年的《巴黎氣候協定》(Paris Agreement ),諸論述皆呈現對於「氣候」此一向度的偏重,對於「環境」的提及相對鮮少。這反映出全球各地皆偏向著重企業機構經濟發展面向。而在此趨勢當中,Oosterbeek 教授也觀察到相關論述對於氣候以及環境等概念不周全的認識。他進一步指出,此趨勢也凸顯出地域性的環境發展與全球性的氣候因應策略之間存在有鴻溝,影響全球暖化應對策略整體的有效性。以此作為切入點,Oosterbeek 教授針對以下相關概念進行釐清:

1.       「氣候」是地球受到大氣成份改變、太陽光照系統 、地球本身轉動狀態、海洋陸地配置等因素影響而產生的全球大氣循環反應。

2.       「環境」是生命賴以生存與進化的一套整合式物理、化學、生物要素的系統(生態系)。

3.       「適應」(Adaptation)是根據生存脈絡條件變化改變行為策略的過程,並且勢必涉及最低限度的人類接觸,因此必然不時變動。

4.       「同化」(Assimilation)是將生存脈絡條件變化直接整合進入現有行為策略,不對行為策略本身做出根本的變革。

5.       「創新」(Innovation)是在同化的脈絡之下產生,但能夠開啟邁向適應的可能性。

Oosterbeek教授 接著分析人類歷史發展歷程,並提出以下觀察:(1)重大適應性變革往往伴隨大規模氣候變遷而發生;(2)在溫度上升的氣候趨勢下較常能看到創新,而在溫度下降的氣候趨勢下往往出現暴力、戰爭、衰敗等緊張局勢。據此,他認為歷史的循環性發展歷程能夠搭配氣候的長期變遷來加以理解,在較溫暖的時代氣候趨勢下可以看到成長,而在較寒冷的時代氣候趨勢下則看到成長受限。

接著,Oosterbeek 教授將焦點轉向自 1950 年代,甚至是更早的 1850年代以來,工業革命與發展伴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而導致的「大加速」趨勢。其帶來的影響,從全球各地冰河加速融解、海平面上升、溫鹽環流(thermohaline circulationTHC)趨緩等現象可見一斑。但是,呼應先前提出的論點,Oosterbeek 教授認為,面對與這一系列現象息息相關的全球暖化,各方的應對措施多半著重於全球氣候以及既存經濟系統與秩序的鞏固,並且忽略地方環境向度對於基本生存條件的需求,也就是說,過於注重短期效益而未能顧及長期目標。再者,學者之間對於氣候變遷的原因與影響,以及全球暖化的相關認識至今未有共識。這些因素綜合起來,使得相關單位在遂行氣候與環境維護措施時無所適從,促使(以反科學、否定論者為首的)相對主義、虛無主義興起,進而逐漸將人類共同體的歷史願景導向破碎與衝突(甚而種族彼此對立)的片段性故事,也使各文化之間的彼此不信任感持續深化(並升溫為諸多緊張局勢與暴力衝突)。

對此,Oosterbeek 教授認為有必要透過「創新」來將全球「氣候」策略與地方「環境」實務結合,藉以泯除民族隔閡以及侷限於特定地域的政策作法,落實真實的「適應」(而非老調重彈地進行「同化」,不圖根本改變)。為了處理地域利益凌駕全球化、民族記憶凌駕共同歷史願景等問題,同時策略性容納研究領域各方對於氣候變遷的不同認知與主張,Oosterbeek 教授認為人文學科能夠發揮關鍵的橋接作用,將在地的文化地貌考量與全球目標彼此協調銜接,並推廣相關議題的正確概念理解、培養長程策略視野,以圖實現足以因應當下需要的、跨越地域與種族隔閡的全新現代性。他主張,透過人文學科進行地貌治理議題的協調,也意味著我們將有機會針對(1)抉擇的意義與影響、(2)由「追求立竿見影」轉向「思考矛盾難題」(an understanding of dilemmas and contradictions)的重要性、(3)社會文化人際網絡作為知識社會化基礎(fundamental basis for knowledge socialization)的功能、(4)進行批判性思考所需的溝通與教育等議題,進行意見交換與答辯,以漸進而穩健的步伐整合出新的、與時俱進的全球共同策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