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頁 navigate_next 學術活動 navigate_next 尖端講座系列 navigate_next 【尖端講座系列】第三十場 At the Mall with Fish
2022/02/24

【尖端講座系列】第三十場 At the Mall with Fish

【尖端講座系列】第三十場 At the Mall with Fish

 

2021年3月28日上午,本院舉辦【尖端講座系列】第三十場,主題為「At the Mall with Fish」,合辦單位為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以及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主講人為澳洲臥龍崗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Ian Buchanan,主持人為本院院長廖咸浩特聘教授。演講開始首先由廖院長致詞,歡迎與會者前來聆聽講座,並接著介紹主講人Ian Buchanan。

 

在本次演講中,Buchanan教授主要探討水族館做為文化場館的歷史與展演方式的發展,並闡述其在文化研究領域中的重要性。與其他相似的文化場館相比,如博物館、美術館等,學界對水族館的關注相對較少,而水族館作為現代發展下的文化機構,則需要通過特定的展演方式來吸引觀眾以維持其運作。因此,Buchanan教授試圖從文化研究的角度,對水族館的運作方式、展演技術與對觀眾的影響進行更全面的分析,並進一步探討其是否能夠激發人們對海洋生物的關懷,以及是否能在環保面向促成任何作用。

 

Buchanan教授指出,目前對於水族館的相關研究主要偏向社會科學,強調參與者/觀者體驗,並以旅遊與教育等目的為研究重點,但較少涉及水族館本身展演形式的改善與倫理。Buchanan教授說明,此議題不受關注的原因可能為私人機構不願受學術治理的影響,或是水族館僅被視為再現「不真實」的主題樂園等,儘管如此,仍有為數不多的研究針對水族館的倫理面向進行探討。例如,傳播科學學者蘇珊·戴維斯(Susan G. Davis)在其著作《自然奇觀》(Spectacular Nature)中即對海洋世界的展演形式進行批判。Buchanan教授以戴維斯的觀點為基礎,指出目前大部分的公共水族館經常被置於商業經濟的模式中運作。在此框架下,教育資源是以娛樂形式包裝,且其對環境保護真正的貢獻卻有待觀察。對此,Buchanan教授強調,水族館作為文化機構場館實際上擁有重要的生態保育使命,對於改變大眾態度並朝向永續發展方向發揮著潛在作用。水族館需引導人們思考海洋生態保育的貢獻以及如何建立人們與海底世界更深層的關係與關懷,而非只是將水生動物視為人類可取用的食物資源。

 

Buchanan教授接著指出,雖然水族館作為文化場館展示了海底世界的多樣性與奇觀,但其運作機制同時也受制於商業化與環境破壞,水族館因而變成充滿矛盾的存在。Buchanan教授再次藉由《自然奇觀》中的觀點,並援引書中對德勒茲(Gilles Deleuze)和瓜達里(Félix Guattari)的理論,探討了水族館的內在功能與運作方式。書中將水族館比喻為一架精密「機器」,以精心設計的方式建構海洋世界獨特的觀看方式。例如透過場館的視覺架構、建築、燈光設計、背景音樂與展示說明等手段,將海洋世界中常被人們視為無足輕重的事情轉變成吸引人的奇觀,以利引起觀眾興趣。然而,水族館同時作為一個依賴觀眾的商業機構,其運作方式漸漸趨向於與主題樂園、購物中心類似的運作模式,並將海洋世界與生物作為人類感官上的「商品」,著重在如何吸引觀眾的興趣,而忽略對大自然的關懷和保護。Buchanan教授補充,其實水族館的此種運作模式即在18世紀就開始發展。當時隨著歐洲船隊向外探險與征服,其帶回的各種自然奇珍造成了「珍奇櫃」以及飼養、蒐集異國生物的風潮,並逐漸演變成奇觀式的消費模式。至今,水族館的商業運作一直以來都遵循著此模式與邏輯,造成一種「海洋世界『購物』中心」的發展方向。

 

除了商業模式的影響以外,Buchanan教授說明水族館也需面對環境破壞的問題。人類的漠視和忽視導致了海洋生態系統的崩壞,許多海洋物種已經處於瀕臨絕種的危險當中。水族館在商業化的過程中,也成為了環境破壞的一大主因,因此形成了自相矛盾的局面。對此矛盾,Buchanan教授強調,水族館作為文化場館,需要在商業模式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環境保護與永續性的發展,而只有在公眾的關注和共同努力下,水族館才能真正發揮其作為文化場館的功能,呈現大自然的真實面貌,並促進人類與自然界之間平衡的關係。

 

Buchanan教授也指出,雖然現代水族館的設計經歷好幾個階段,例如從增加水族箱數量到擴大場館的尺寸,但在這些發展中,海洋生物的空間似乎越來越小,而人們對海洋生物的關懷也越來越少。即使仍有為數不多的水族館嘗試讓觀眾更深入與海洋世界互動,例如南非德班烏沙卡的海洋世界(uShaka Marine World)就藉由數位技術、沉浸式體驗等方式打破觀眾與海洋生物彼此的「第四面牆」。但Buchanan教授說明僅僅如此並不夠,因為此問題也牽涉觀眾本身的背景與認知,例如許多觀眾常常過於依賴電影與動畫中海底生物的形象,尤其孩童經常以迪士尼海底總動員系列電影(Finding Nemo)中的尼莫與多莉為基礎,而忽視他們正與真實的小丑魚、藍刀鯛等海洋生物互動。對此,Buchanan教授藉由視覺文化學者約翰‧伯格(John Berger)針對動物園的評論,說明大人帶小孩去水族館其中一個原因可能僅是「看這些重製品(電影、動畫角色)的原始樣貌」,然而是否在此過程中對海洋生物產生情感連結還需做出更多努力。

 

最後,Buchanan教授總結水族館同時作為的文化與商業場館所面臨的潛在問題。雖然在過去幾十年間人們的環境意識高漲,但現代水族館的商業邏輯與運作模式也並未產生根本性的改變,因而造成了許多環境破壞的問題。因此,水族館應思考如何更好地展現海洋生物,並在環保議題上做出更多的行動,使其能真正成為受益於公眾的文化機構。最後,Buchanan教授補充,上述水族館所衍生的商業運作模式與環境破壞僅只是水族館研究裡一部份的問題。他呼籲未來研究應將試圖找出更多問題並尋求解答,期盼未來的水族館能夠突破「購物中心」式的商業模式,並使海洋生物能透過場館激發人們的關懷,達到教育推廣的目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