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頁 navigate_next 學術活動 navigate_next 尖端講座系列 navigate_next 【尖端講座系列】第三場 The Demise of (State) Multilateralism in the Multipolar World; Why?
2021/06/15

【尖端講座系列】第三場 The Demise of (State) Multilateralism in the Multipolar World; Why?

2019115日上午,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舉辦【尖端講座系列】第三場,主題為「The Demise of (State) Multilateralism in The Multipolar World; Why?」,主講人為前南斯拉夫外交官Goran Fejic先生,主持人為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徐斯勤教授。活動一開始由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張登及副院長致詞,歡迎各位觀眾前來聆聽尖端講座,介紹高研院的研究方向,之後由主持人介紹Goran Fejic先生。本次演講主要探討為何冷戰已經結束三十多年了,我們仍無法看到開放且具包容性的多邊主義(國家間相互依賴,並為了共同利益一起努力),而只能看到單邊主義、困惑,甚至是混亂?

 

Fejić先生首先釐清幾個關鍵詞的定義。我們對於冷戰的了解,通常是指二戰後到1989年之間,兩大敵對陣營的對峙,國際地緣政治充滿了核武相互保證毀滅的威脅與恐懼。然而,這個定義不夠周全。事實上,二分法無法囊括其他的政治行動者,包含印度、印尼、阿拉伯與非洲國家,這些國家曾在1955年的萬隆以及1961年的貝爾格勒聚集,倡議不結盟運動,最後逐漸形成聯合國裡一股龐大的力量。其特點在於,沒有一個單一國家擁有霸權,但仍能挑戰當時的兩極勢力,在夾縫中取得發言權。

 

其次,冷戰其實根本一點也不「冷」,因為這場對峙在亞洲與非洲造成了非常多的傷亡,比如說韓戰、越戰、非洲的國家解放戰爭、拉丁美洲的政變等等,就連歐洲內部本身,也充滿了紛爭,包含了1956年的匈牙利、1968年的捷克斯洛伐克、1968年的法國、1970年代的義大利。然而,以上的爭端都不足以動搖兩極政權的主宰,直到1989年。

 

最後,冷戰定義的不周全還包含了時間的定義。1989年後,冷戰的餘波仍然影響世界局勢,包含了烏克蘭、韓國、台灣。

 

那我們到底該如何理解多邊主義呢?

Fejić先生認為,多邊主義的精隨不是僅指涉主權國的數量,而是在於成員們願意共同制定與遵守規則。這個概念源自於法國啟蒙時期時,當時國際關係裡有理性(rationality)的觀念,其精神為每個國家與政治領導者都能夠理性的行事,將和平奉為圭臬。這觀念同時也被每個政府間的社會條約所制約與維持著。

 

直到二十世紀初國際間才尋求組成類似的聯盟,首先是一戰後1920年的國際聯盟,成立宗旨是透過協商與仲裁來避免戰爭與解決國與國之間的紛爭。該組織很快地因為無法阻止納粹與法西斯力量的侵略而宣告失敗。國際聯盟缺乏公信力的原因是,美國當初並沒有加入,而蘇聯則是因為入侵芬蘭而被逐出,德國、日本、義大利等國則因為國際聯盟阻礙了其擴張政策而選擇退出。到現今為止,最為成功的案例為聯合國,其成立宗旨可用三個關鍵字來代表:和平、人權、社會發展。

 

聯合國的發展可以分成五個時期:

1.      1945-1970中期冷戰高峰

2.      解殖時期(60-70晚期)

3.      柴契爾-雷根主義(70年代中期-80年代晚期)

4.      冷戰結束後的困頓時期(多邊主義與單邊主義的急速出現)

5.      現況(民粹主義的興起以及其對多邊主義造成的負面影響)

 

多邊主義現今被受威脅,而且每況愈下。聯合國除了面臨財務危機以至於無法救濟政治影響下的難民以外,甚至還成了美國與俄羅斯新冷戰的戰場。此外,氣候協定與環境意識亦困難重重。至於歐盟,也選擇忽略多邊主義的口號,對於國際事件不聞不問,尤其是難民議題。

 

另外,民粹主義的興起也和多邊主義的死亡相互牽連,倆著都起因於對美好未來的失落。此一現象不僅只在歐洲出現,就連新興經濟體,如印度或巴西等,也可看見其蓬勃發展。

 

然而,Fejić先生認為,或許未來我們可以期待看到科學家、知識分子、學者、藝術家、部落客、吹哨者等等人民的力量出來干預單邊主義與民粹主義,他們得以避開國家的中介,不必依賴著國家或民粹,不甘屈於體制,勇敢地站出來指出問題並行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