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頁 navigate_next 出版品 navigate_next 歷年院訊 navigate_next navigate_next navigate_next 【計畫近況】東亞華人自我的心理學研究計畫 二O一五‧冬

【計畫近況】東亞華人自我的心理學研究計畫 二O一五‧冬

【計畫近況】

東亞華人自我的心理學研究計畫

計畫主持人:黃光國

總計畫

本計畫係針對西方心理學研究之偏頗而發,規劃以東亞華人的「自我」為研究焦點,以「關係主義」作為預設,建構一系列的理論,取代西方「怪異的」心理學理論,來解決本土社會的問題。本計畫將以東亞華人的「自我」之研究作為基礎,一面推展華人本土心理的理論建構及實徵研究工作,一面擴大對國際本土心理學社群的影響?,希望能為非西方國家的本土心理學開闢出一片新的研究領域。

平臺執行近況

總計畫(主持人:黃光國)

  總計畫主持人黃光國教授已屆70歲,將離開台大專任職務,有鑑於此,黃教授歷年指導博士畢業生共同籌劃一場『黃光國教授榮進研討會』,於2015年11月7日假台大心理系北館N100教室盛大舉行。會中並邀請「台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黃俊傑院長擔任開幕致詞嘉賓。各場次分別為「黃光國教授主題演講」、「靶子論壇一」、「黃光國教授指導博士生論文發表」、「靶子論壇二」、「圓桌論壇」等階段。

  黃光國教授主講『靶子論壇一:「實在論心理學」(psychology of realism)與實證論心理學(如神經認知研究)』的長期爭論。另外,『靶子論壇二:以台灣精神(而非台灣意識)作為文化中國的靈魂』為題,回應「本土心理學」為何不那麼「台灣本土」以及各種「台灣/中國」的「禁忌」。這兩個論壇均觸及十分重要的議題。另有9篇涉及諮商輔導、學習學業、創業等的精彩論文發表。

 

子計畫執行近況

子計畫二(主持人:葉光輝)

1.學術活動

(1)獲聘續任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AJSP)副主編兩年(2016-2018)。

(2)獲科技部人文司通過,補助由其擔任總召集人,主題為「臺灣高齡社會下的家庭歷程:正向轉化的探討」三年期(2016-2019)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案,底下共有四項子計畫,分別是(1)臺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暨商學研究所陸洛教授執行「臺灣高齡者持續勞動參與之探討─社會認知理論之觀點」;(2) 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利翠珊教授執行「代間期望與合作:世代傳承新機制之探究」;(3) 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林如萍教授執行「返鄉之路:農家代間傳承與青年之農創歷程」;(4)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暨研究所葉光輝教授執行「外包孝道的可能功能:以孝道雙元模型解讀家庭老人照顧分工型態的當代演化」。

 

2.期刊論文

(1)Wu, C. W., Guo, N. W., Hsieh, Y. S., & Yeh, K. H.* (2015). The facilitating effect of need-supportive parenting on the change rate and adaptation of dual autonomy among Taiwanese adolescents, Swiss Journal of Psychology, Vol. 74, 181-195.(SSCI)

(2)葉光輝*(2015)。從個人研究的自我省思到華人學術社群的主體性提升。輔導與諮商學報,37,85-90. (ACI)

(3)Chen, W. W.*, Wu, C. W., & Yeh, K. H. (in press). How parenting and filial piety influence happiness,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and quality of family life in Taiwanese adult children. Journal of Family Studies. (SSCI)

(4)Wang, S. Y.*, Wong, J. Y., & Yeh, K. H. (in press). Relationship Harmony, Dialectical Coping, and Nonattachment: Chinese Indigenous Well-Being and Mental Health.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43. (SSCI)

(5)葉光輝*、吳志文、王敏衡(in press)。知覺父母滿足需求的教養與青少年雙元自主能力發展及其適應表現:跨時間作用與中介效果檢驗。本土心理學研究,45期。(TSSCI)

 

子計畫三(主持人:鄭伯壎)

 本子計畫已邁入最後一年,本年度計畫的目的在於將前幾年的研究結果編製成測量工作,並選擇相關量表,來製作調查問卷,預計二月中便可開始進行問卷施測。

  子計畫主持人於12月29-30日受邀至位於廣州的華南理工大學與暨南大學,發表名為「家長式領導研究的路線與策略」與「家長式領導二十年及其超越」的兩場演講。近年來,中國許多的企業都積極與全球市場接軌,並開始接受來自於世界各地的頂尖企業的嚴峻挑戰,再加上許多企業的創辦人,也都開始進行下一代領導人的接班與布局,因而此類主題的研究相當興盛,演講亦獲得相當熱烈的迴響。子計畫主持人也在演講之餘,也與幾位在當地推動傳統文化進入組織的企業主持人進行座談,提供他們一些經營上的建議。

  此外,這段期間子計畫主持人也已開始構思與規劃「華人領導之道」書籍的撰寫方向與脈絡大綱。自人類有歷史以來,領導一直是人們關注的重要議題,近幾年東方領導議題已經有了一些研究成果與突破,然而這些成果並無法紮根深化,既不能了解自己,也不能被別人了解。因而,子計畫主持人希望透過一本以個案為主軸的科普性質書籍,作為拋磚引玉的開始,讓更多人能夠開始關注這些以華人社會作為主體來進行討論的領導現象,並作為學術與實務工作者的一些參考。

子計畫四(主持人:王秀槐)

1.期刊論文

(1) Bih-Jen Fwu ,Hsiou-Huai Wang, Shun-Wen Chen, Chih-Fen Wei (2016). Effort Counts and Goals Matter: The Effects of Effort and Achievement Goals on Moral Image, Approval, and Disapproval in a Chinese Cultural Context .?The Psychology of Asian Learners?. (ISBN: 978-981-287-576-1). Singapore : Springer Singapore.( pp.337-353)。

(2) Hsiou-huai Wang (2016). Dangling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and the Reformist: Reality Shocks for Student Teachers Amid the Tide of Educational Reform in a Test-Oriented Culture. In Chuing Prudence Chou and Jonathan Spangler (Eds): Chinese Education Models in a Global Age. Singapore: Springer.

(3) 王秀槐 (2015) 。從“以我為榮”到 “證明自己”:華人文化脈絡下知覺不同父母期待之大學生的生涯因應組型初探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37(1), 79-98。

(4) 王秀槐 (2015) 。大學教學新趨勢:教學學術研究(SOTL)的應用。台灣教育評論月刊,4(10),08-10

(5) 王秀槐 (2015) 。跨越科系的鴻溝!? 實施大學前段不分系制度的省思。通識在線,58(取自於:通識在線網站)

 

2.國際研討會

(1) Wang, H. H. (2015, August 18-23).“Do your best and the Heaven will do the rest”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motivation, role obligation and destiny on college students’ academic engagement and commitment in the Chinese cultural context .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1th Biennial Conference of Asian Association of Social Psychology(AASP) in Cebu city, Philippines.

 

3.推廣交流

(1)9月赴西安西北農林大學,與教師交流。

(2)10月赴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舉辦教師工作坊。

(3)11月赴四川西南交通大學,與教師交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