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近況】東亞國家的貿易、勞動、金融與生產力研究計畫 -- 二O一五‧夏
◊東亞國家的貿易、勞動、金融與生產力研究計畫+
計畫主持人:劉錦添*
本計畫係延續第一期邁頂計畫之「全球化研究計畫」,將繼續探討全球化對臺灣的影響。不過研究重點將聚焦至東亞各國,將臺灣與東亞區域的互動作為全球化下的一個重要面向加以討論。此一研究上的聚焦原因有二:首先是希望藉由與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其他東亞相關研究在地理區位上的重疊,能在不同學門間產生跨領域的對話。再者,雖然全球化在概念上並未有疆域的限制,但是由於交易成本的影響,每個國家與相鄰區域的互動,顯然占了全球化活動中相當高的比例。而臺灣與東亞各國的互動,正是屬於此一範圍。
【分項計畫】
◊劉錦添:1.東亞國際婚姻移民對臺灣的衝擊 2.臺商在中國投資的區位選擇
本研究第一部分係利用臺灣的個體資料庫,探討外籍新娘引進對臺灣婦女的結婚、結婚、生育行為與就業市場的衝擊。第二部分則利用臺灣經濟部對外投資登記的原始檔案,探討1991至2006年,臺商至中國各省投資的區域選擇,該文刊登在Japanese Economic Review, 65(2), June 2014。
◊陳虹如:全球化下的貿易型態
本研究利用一個具有外國直接投資、國際委外代工和技術累積特性的南北國產品週期的模型,來探討全球化生產模式對產品研發、技術累積、所得平均和生產模式的影響。
◊林明仁:全球化對個人幸福感、工資與所得平均與生育率的影響:從亞洲與臺灣的切入
本研究利用AsiaBaromete計畫資料,分析全球化時代影響個人幸福感的幾項原因,並討論東南亞外籍勞工的引進,對臺灣的勞動市場與所得分配的衝擊。
◊江淳芳:全球化對臺灣民眾政治經貿態度與媒體產業的影響
本研究將延續第一階段全球化的問卷調查,調查臺灣民眾對自由貿易與外來勞工的態度,並檢驗民眾的國家認同與經貿態度之間的關係。2013年8月28日至9月6日、12月16日至23日分別完成二波電話訪問。
◊王道一:全球化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一個人口外移的實驗
本研究利用經濟學這幾年最新發展的實驗經濟學的方法──「最不努力賽局」(或稱「最弱環節賽局」)的實驗來研究不同移民政策的效果,針對人才的國際移動進行實驗。
◊王泓仁:東亞各國的經濟成長與收斂:固定效果混合隨機邊界模型的估計與檢定
本研究以一個具固定效果之長期追蹤資料混合隨機邊際模型(mixture panel stochastic frontier model with fixed effects)估計東亞各國的成長收斂情形及檢驗收斂的集團特性,以此作為探討區域整合的基礎。
◊沈中華:1.政治關係與公司信用評等:中國、臺灣及東亞各國比較 2.企業社會責任和廠商績效:亞洲四國五區域的比較
本研究前三年在探討政治關聯性是否會影響信用評等,樣本來源為中國、臺灣及東亞等國的公司。後二年則設定兩項研究目標:一是利用亞洲五個區域,包括中國,日本,韓國,香港和新加坡在銀行、保險和非銀行機構的數據來探究企業社會責任的決定因素;二是檢視企業社會責任和財務績效對在東亞五區的公司之間的關係。
計畫執行近況
總計畫 (主持人:劉錦添)
本計畫自2012年7月開始籌辦「東亞國家的經濟與生產力研究」研習營,旨在培養並激發國內年輕學者與研究生針對本計畫主題相關領域之研究潛能,並且促進國內外學界之交流,尤其是亞太地區學者間之聯繫。至今已舉辦10場,每場次邀請校內外學者及研究生共20-30人參與討論。
總計畫及子計畫一:1.東亞國際婚姻移民對臺灣的衝擊 2.臺商在中國投資的區位選擇 (主持人:劉錦添)
1.學術交流活動
(1)劉錦添教授3月29日至4月5日邀請國外學者Prof. Shuang Zhang(Department of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來臺進行學術交流。
(2) 6月24日至26日邀請美國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的Prof. Heiwai Tang來臺,討論共同合作研究。
(3) 7月18日至29日至美國麻州劍橋參加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NBER) 暑期研討會。
(4) 劉錦添教授榮獲科技部2014年傑出研究獎。
子計畫二:全球化下的貿易型態(主持人:陳虹如)
1.論文發表
(1)陳虹如教授和李明佳教授所著文章「Stability of Symbolic Embeddings for Difference Equations and Their Multidimensional Perturbations」文章,於2015年2月發表在期刊Journal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第258期906-918頁。
(2)陳虹如教授所著文章「Innovation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a Product-cycle Model of Skills Accumulation」文章,於2015年5月發表在期刊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第23期320-344頁。
2.學術交流活動
(1)陳虹如教授於6月26日至7月21日至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經濟系訪問。
子計畫六:東亞各國的經濟成長與收斂:固定效果混合隨機邊界模型的估計與檢定 (主持人:王泓仁)
1. 學術交流活動:
王泓仁教授3月18日至24日邀請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院 (Kiel Institute for the World Economy) 高級研究員 Dr. Wan-Hsin Liu 至臺大經濟系訪問及進行演講,主題為 "On the Puzzling Slowdown of Wage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in Taiwan: Evidence from a Comparison with South Korea."。
2. 近期著作及專書出版:
(1) "The Communication Effect of Central Bank of Taiwan on Interest Rates and Exchange Rates," (in Chinese; with Chi-Hung Kang and Nan-Kuang Chen), Taiwan Economic Review, accepted.
(2) "The Role of Life Insurance in an Emerging Economy: Human Capital Protection, Assets Allocation, and Social Interaction," (with Xiaojun Shi and Chunbing Xing),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015, 50, pp.19-33.
(3) “Estimation of Technical Inefficiency in Production Frontier Models Using Cross-Sectional Data,” (with Subal C. Kumbhakar), in Subhash C. Ray, Subal C. Kumbhakar and Pami Dua, ed. Benchmarking f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pringer, 2015, pp.1-73.
(4) "A Practitioner's Guide to 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 Using Stata" (with Subal C. Kumbhakar and Alan Horncastl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anuary 2015.
+ 本計畫係本校執行第二期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之校內拔尖研究計畫之一。
*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特聘教授、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