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觀點】張政遠:〈「日本儒學視域中的東亞倫理學」圓桌討論雜思〉
【多元觀點】
「日本儒學視域中的東亞倫理學」圓桌討論雜思
張政遠
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講師
二零一五年八月二十至二十一日,國立臺灣大學高等研究院主辦了「日本儒學視域中的東亞倫理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臺灣、日本、美國、瑞典及香港的學者進行了學術交流及討論。研討會的第二天的下午舉行了一場圓桌討論,先後由賴住光子教授(東京大學)、John Tucker教授(East Caroline University大學)、林永強教授(東京大學)及楊儒賓教授(國立清華大學)作引言人。以下將憶述這四位引言人的主要論點,及綜合討論的話題。
第一位引言人賴住光子教授說自己多年來於日本國內從事研究,較少出席海外的國際會議。這次她作了一個觀察,即人文科學研究在臺灣頗為興盛。以高等研究院為例,暑假期間舉行了四場大型國際學術研討會,這在日本是非常少有的情況。她特別提及最近日本的人文科學正面臨一大危機,即文部科學省要求地方的國立大學廢除文學院(日文:文學部),以集中資源發展與科技革新相關的學科。各地的人文科學教員固然提出反對,但政府的態度非常強硬。相比之下,臺灣的人文科學得到政府的認同,這可能是因為臺灣人非常重視人文精神。以黃俊傑院長為例,他個人非常孝順母親,每天都盡量與母親共膳,這也許就是東亞倫理學的實踐。臺日之間的文化差異,實在值得深究。
第二位引言人John Tucker教授總括了各論文發表的內容,並提出了他對東亞倫理學的看法。他指出,北美學界比較少關心「東亞倫理學」;相反,「全球倫理學」更能夠引起學界的注意。以儒家思想為例,如果只集中在「東亞」的脈絡,則難以引起非東亞地區人士的共鳴。但他相信,儒家倫理學的效力本來是有普遍性的。他的發表提及了日本儒學中的「親切」概念,本來就不應只限於「東亞倫理學」,而是可以從「全球倫理學」的角度來加以審視。
第三位引言人林永強教授介紹了近年日本哲學的發展情況。有關日本思想或哲學的研究,在最近十年來的發展迅速,當中有不少研究活動已不限於日本或歐美,而是在東亞舉行。例如,臺灣舉辦了多次國際研討會及工作坊,當中以高研院及中央研究院的成果最受注目;香港於2008年和2011年舉行了兩次大型的日本哲學國際研討會。他亦提到日本哲學的發展已跨越東亞,邁向國際舞臺,如近年Journal of Japanese Philosophy (SUNY)及Tetsugaku Companions to Japanese Philosophy (Springer)先後創刊,這顯示了日本哲學作為一個學術領域日漸成熟。作為Tetsugaku Companions to Japanese Philosophy的編者之一,他建議是次會議論文集的英文版可以考慮在該叢書出版,並鼓勵各與會學者提出一些出版計劃,共同推動日本哲學的研究與發展。
第四位引言人楊儒賓教授稱自己為一位儒家的「關懷者」,故希望提出一些對東亞倫理學的想法。他認為儒家在東亞所面對的根本問題,就是傳統與現代化的問題。傳統的「天理」等觀念,如何在現今的社會適用?他擔心,現代人大談「倫理」的同時,忘記了「天理」的重要性。沒有「天理」,哪有「倫理」?換言之,現代中國的種種問題,都可歸根於一種片面的反傳統主義。然而,只管宣揚傳統的重要求,亦會流於表面。當我們論及傳統及現代倫理學的時候,有必要反思現代中國文化路向的問題。
四位引言人發言之後,引起了熱烈的討論。由於涉及的問題多樣化,本文未能盡錄,但臺灣師範大學的張崑將教授提出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觀點,即高研院的研討會以往都是從東亞視域出發來討論各種具體的議題,可以說是「從大觀小」,但是次會議卻是從日本儒學視域來討論東亞倫理學,可以說是「從小觀大」,令人感到非常新鮮。關於這點,有學者建議可從日本佛學或日本國學的視域來討論東亞倫理學;然而,另有學者認為「從小觀大」難度較大,對研究方法等應作更多的反思。
以上總結了圓桌討論延綜合討論的主要論點。正如賴住教授指出,人文科學在日本正面臨重大的危機,但近日報導指出,文部科學省可能訂正或收回廢除國立大學文學院的要求。這消息當然令人感到安慰,但仍然有三點隱憂。首先,日本政府的朝令夕改,原因令人費解,亦反映了政治家們欠缺深思熟慮。其次,是次決定關乎大學的理念,但大學卻明顯失去了自主權,特別是政府以日本經濟等理由去介入大學教育,這種做法實在不能接受。再者,是次危機並不限於日本,而是恐怕在任何一個地方也可能出現。我們絕對不應隔岸觀火,掉以輕心。
然而,危機往往帶來轉機。我們可以說,國立臺灣大學高等研究院所擔當的角色顯得特別重要。作為一個卓越的國際性的學術研究平台,高研院並沒有只顧國際化,而是同時注重在地化。在臺灣討論日本哲學,不單強化了國際學術交流,亦加深了東亞文化之間的互相理解。個人認為,是次國際學術研討會非常成功,感謝黃俊傑院長及其團隊的悉心策劃,並期待高研院繼續支持與日本哲學相關的各種研究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