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在最前沿的美麗與恐懼:人工智能與人性
時間:2020年8月15日
地點:臺大法學院霖澤館 1301多媒體教室
前言:
人工智能的發展是人類的科技與想像力最極致的表現之一,但也如各種科技的發明一樣,總是帶來許多已知和未知的衝擊。然而,人工智能已經或可能產生的衝擊絕非過往的科技可堪比擬,正因為人工智能對「人性」及「人」的地位產生了直接的衝擊。雖然過往的科技其實都一再的改寫或延展人性的定義,但人工智能有可能取代人的這種史無前例的想像,觸動了人類內在最深處的興奮與恐懼。我們面對的未來,是新局還是終局——是有如創世紀的清晨般美麗動人,還是浮士德幽暗的啟世錄?甚至,這樣的判斷是否已經超出人類的想像?還是說,人類已經張開雙臂準備好迎接「美麗新世界」?走在科技的最前沿,我們應該如何繼續想像「人性」?乃至想像「想像力」?可謂人類文明當前最嚴厲的挑戰之一。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
合辦單位: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
*報名已額滿
暫訂議程
時間 | 場次 | 講者 | 主題 | 主持人 |
08:30- 08:45 | 來賓報到 | |||
08:45- 09:00 | 開幕典禮 | |||
09:00- 10:00 | 第一場 | 傅立成(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暨資訊工程學系特聘教授、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中心主任) | 人工智能與善良的人性 | 廖咸浩(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特聘教授、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 |
10:00- 11:00 | 第二場 | 梁益堉(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 人工智能可不可能有自我意識? | 趙之振(國立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副教授) |
11:00- 11:10 | 中場休息 | |||
11:10- 12:10 | 第三場 | 廖咸浩(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特聘教授、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 | AI與邪惡:物的欲望與能動性 | 黃冠閔(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
12:10- 13:30 | 午餐時間 | |||
13:30- 14:30 | 第四場 | 葉素玲(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特聘教授、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中心副主任) | 人工智能時代的人類獨特性:認知心理學觀點 | 梁庚辰(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特聘教授) |
14:30- 15:30 | 第五場 | 林文源(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兼圖書館館長) | 位移AI、重組人性:想像AI政治性與公共性 | 賴曉黎(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
15:30- 15:40 | 中場休息 | |||
15:40- 16:40 | 第六場 | 林勤富(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副教授) | 人工智能與司法韌性 | 李建良(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
16:40-18:00 | 綜合座談 | 全體講者 |
點此下載PDF版大會手冊
點此閱讀ISSUU電子書版大會手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