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方向
開創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從最新的全球文明走向,思考人文價值的提振與重塑。此中包括三大領域──(1)獨眼另看後中國:傳統與當代間的人文;(2)雙瞳細審後人文:科學與科技間的人文;(3)複眼體察後全球:遷徙與交雜中的人文
獨眼另看後傳統:傳統與當代間的人文:過去四百多年來世界思潮由「希臘--希伯來文化圈」主導,帶來西方文明的盛世,亦造成各種現代文明的病症。全球性的新思潮刻正全面檢討「希臘--希伯來文化圈」的文化特質,並尋找現代文明病症的解方。在這個大形勢下,涵蓋了東亞及東南亞的漢字文化圈是否反而具有獨特的當代性?此面向將從漢字文化圈內部的非主流視角,發掘更多引領當代思潮的拓荒路徑。
雙瞳細審後人文:科學與科技間的人文:科學科技的發展有時可提供人文價值的省思與更新,有時則對人文價值造成打擊與傷害,故人文與科學演進及科技發展的對話與斡旋,可做為人類文明隨時做出必要調整的重要觸媒。當代科學的發展,特別是在物理、生物、神經科學等領域的發展,對人文思潮的衝擊不可為不大。而科技在人類生活日益擴大的影影力,也讓我們看到人類在地球上的宰制力以及科技對人類的宰制力皆無限增強中。故本面向的研究將以科學的新發現並關照科技的新演化,尤其是科學科技燭照下的物我關係,以提振及重塑人文價值。
複眼體察後全球:遷徙與交雜中的人文:在二戰之後的幾十年間,全球互動的方式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變動。交通的便捷、經濟的追求及災難的頻仍,促成了全球化的大潮流。這個過程固然提供了各種追夢的捷徑,也造成了日益增加的衝突。不但階級之間對全球化的利弊有巨大的歧異,民族之間也因頻仍而無緩衝的接觸,而產生新的怨懟與仇恨。馴至連西方引以為傲的民主制度也受到嚴重的扭曲。這個面向的研究將從人類在空間上始無前例的大遷徙與大碰撞中,尋找化危機為轉機的契機。